QQ群:1053074998 | 微博:文都基石 | 微信:jishijiaoyv
小鵝通:基石教育 | 推薦:山東醫療事業編招考臨床知識考點:胎位異常
一、臨床分類
胎位異常包括頭先露、臀先露、肩先露等胎位異常,以頭先露胎位異常最常見。
二、接續性枕后位、枕橫位
1.診斷
(1)臨床表現:胎頭枕后位銜接導致胎頭下降緩慢、俯屈不良,出現協調性宮縮乏力、第二產程延長。持續性枕后位時,陰道口可見胎發,歷經多次宮縮屏氣不見胎頭下降。枕部壓迫直腸時,感到肛門墜脹感和排便感。
(2)腹部檢查:胎兒肢體在前腹壁易觸及,胎背在母體側方或后方。
(3)陰道及肛門檢查:枕后位時表現為盆腔后部空虛。
(4)超聲:通過枕部及眼眶位置確定胎方位。
2.處理
(1)第一產程:①潛伏期讓產婦向胎兒肢體方向側臥;②活躍期頭盆相稱,宮口開大3cm行人工破膜,滴注縮宮素,進行陰道試產,若胎兒窘迫或產程無進展時行剖宮產。
(2)第二產程:①S≥+3時可協助胎頭旋轉枕前位;②第二產程延長S<+3或伴胎兒窘迫行剖宮產。
(3)第三產程:防治產后感染、防止軟產道裂傷及產后出血。
三、臀先露
1.分類
(1)單臀先露(腿直臀先露):最常見,雙側髖關節屈曲,雙側膝關節直伸,胎臀為先露部位。
(2)完全臀先露(混合臀先露):雙側的髖關節和膝關節均屈曲,胎臀和雙足為先露部位。
(3)不完全臀先露:較少見。先露為一足或雙足、一足一膝、一膝或雙膝先露。
2.診斷
(1)臨床表現:妊娠晚期可有季肋部脹痛感,臨產后易出現宮縮乏力。足先露易出現胎膜早破、臍帶脫垂。
(2)腹部觸診:宮底部可觸及胎頭,未銜接時,恥骨聯合上方可觸及胎臀(不規則、軟而寬),胎心在臍左(或右)上方。
3.處理
(1)妊娠期:①30周前,不需處理,能自行轉為頭先露;②妊娠30周后,仍為臀先露應予胸膝臥位、激光照射或艾灸至陰穴、外倒轉術矯正(36~37周后)。
(2)分娩期:①狹窄骨盆、胎兒體重>3500g、胎兒窘迫、瘢痕子宮、生長受限、胎頭仰伸位、不完全及完全臀先露、臍帶先露、產婦有難產史等進行擇期剖宮產;②第一產程時產婦側臥位,減少刺激宮縮,宮縮時堵住陰道口,阻止胎臀下降,使宮口和陰道充分擴張。第二產程時做導尿準備,初產婦行會陰-側切術,可選用分娩方式有臀助產術、臀牽引術、自然分娩。第三產程處理如接續性枕后(橫)位處理。
四、肩先露
1.診斷
腹部檢查時子宮呈橫橢圓形,橫徑較正常妊娠寬,子宮底高度低于孕周。
2.對母兒的影響
嵌頓性肩先露,可出現病理性縮復環、宮腔內感染、臍帶脫垂、胎兒窘迫、胎死宮內及術后出血。
3.處理
足月活胎時,初產婦臨產后應行剖宮產術;經產婦首選剖宮產術。若宮口開大>5cm,破膜不久,羊水未流盡,可行內轉胎位術轉成臀先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