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群:1053074998 | 微博:文都基石 | 微信:jishijiaoyv
小鵝通:基石教育 | 推薦:山東醫療事業編招考中醫考點:清熱燥濕藥在臨床中的應用
凡以清解里熱為主要功效,常用以治療里熱證的藥物,稱為清熱藥。本類藥物藥性寒涼,沉降入里,清熱藥通過清熱瀉火、清熱燥濕、清熱解毒、清熱涼血及清虛熱等不同作用,使里熱得以清解。即《內經》“熱者寒之”,《神農本草經》“療熱以寒藥”的用藥原則。
清熱藥中有清熱燥濕藥,它的特點是苦寒性大,燥濕力強,過服易伐胃傷陰,故用量不宜過大。凡脾胃虛寒,陰虛津虧者當慎用,必要時可與健胃藥或養陰藥同用。用本類藥物治療臟腑火熱證及癰腫瘡瘍時,可分別配伍清熱瀉火藥、清熱解毒藥。
說到清熱燥濕藥,我們首先想到的都是三黃,那就是黃芩、黃連、黃柏。人們平時也會說,啞巴吃黃連有苦難言,也能反映出我們知道黃連是苦的,苦在中藥中的作用又是什么呢?苦能燥能泄,還能堅陰,所以說,清熱燥濕藥苦寒性大,燥濕力強。那我們就具體來了解一下:
1.黃芩的性味歸經是苦,寒。歸肺、膽、胃、大腸經。它能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止血,安胎。主治病證有濕溫,暑濕,濕熱胸悶、黃疸、瀉痢、淋痛、瘡疹。熱病煩渴,肺熱咳喘,少陽寒熱,咽痛,目赤,火毒癰腫。血熱吐血、咳血、衄血、便血、崩漏。胎熱胎動不安。癰腫瘡毒。用法要注意的是清熱多生用,安胎多炒用,清上焦熱多酒炙用,止血可炒炭用。
2.黃連的性味歸經是苦,寒。歸心、肝、胃、大腸經。其功效為清熱燥濕,瀉火解毒。主治病證濕熱痞滿嘔吐、瀉痢、黃疸。濕熱瀉痢。熱病高熱、煩躁、神昏,內熱心煩不寐,胃火牙痛、口舌生瘡。癰腫癤瘡,目赤牙痛。血熱妄行吐衄,癰疽腫毒,目赤腫痛,耳道癤腫,濕熱瘡疹。外治濕疹、濕瘡、耳道流膿。用法為生用長于瀉火解毒燥濕,清心與大腸火。酒炒引藥上行,并可緩和苦寒之性。姜汁或吳茱萸炒,則苦泄辛開,緩和其苦寒害胃之性,并增強降逆止嘔作用。
3.黃柏的性味歸經苦,寒。歸腎、膀胱、大腸經。其功效為清熱燥濕,瀉火除蒸,解毒療瘡。主治病證濕熱下注之帶下、淋濁、腳氣、足膝紅腫。濕熱黃疸,濕熱瀉痢,濕疹,濕瘡。熱毒瘡腫,口舌生瘡,血熱出血。陰虛盜汗遺精,骨蒸潮熱。瘡瘍腫毒,濕疹瘙癢。
經過上邊的學習,我們會發現,黃芩、黃連、黃柏,三藥均能清熱燥濕,瀉火解毒。這是共同點,他們的不同點是:黃芩善清肺熱,治肺熱咳嗽;涼血安胎,治出血、胎熱不安。黃連清熱燥濕與瀉火解毒效強,善清心、胃火,治心、胃火證,為治濕熱瀉痢要藥。黃柏善清下焦熱邪,治下焦濕熱證;退虛熱治陰虛內熱證。臨床中,針對他們各自的特點來具體運用,如:黃芩瀉白湯、黃連解毒湯、知柏地黃丸就是根據他們的各自特點來進行組方的。
【模擬演練】
1.黃芩、黃連、黃柏的共同功效是:
A.清熱解毒
B.清熱瀉火
C.清熱涼血
D.清熱燥濕
1.【答案】D。解析:黃芩、黃連、黃柏屬于清熱藥中的清熱燥濕藥。黃芩的功效是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止血,安胎。黃連的功效是:清熱燥濕,瀉火解毒。黃柏的功效是:清熱燥濕,瀉火除蒸,解毒療瘡。故本題選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