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群:1053074998 | 微博:眾合基石教育 | 微信:jishijiaoyv
小鵝通:基石教育 | 推薦:2021山東醫療事業編招考面試:肝功能相關指標梳理
首先是酶類相關的指標,各種酶類指標占據肝功能檢查大部分,主要包含AST、ALT、GGT、ALP等。其中ALT、AST反映肝細胞的損傷程度,ALT的靈敏度高肝臟輕微損傷即可升高,是目前急性肝炎最常用的診斷指標,但需注意在肝炎發展過程中,由于肝細胞的大量壞死,對膽紅素的處理能力進行性下降,因此出現膽紅素上升,同時轉氨酶由于已經維持相當長時間的高水平,從而進行性耗竭,因此出現ALT下降,轉氨酶不高。這種轉氨酶現象就是所謂的“膽酶分離”,它是肝壞死的征兆。而AST在慢性肝炎和肝硬化時增高更加明顯,這里就可以引入AST/ALT比值,當AST/ALT>2.0時可以用于肝硬化的鑒別診斷。GGT和ALP主要反映的是膽道相關的功能,其中GGT對酒精性肝炎很敏感。
其次膽紅素類的指標,膽紅素類反映了肝臟對膽紅素的合成能力以及肝臟的排泄能力可以用于三種黃疸的鑒別診斷。
蛋白質相關的指標,如白蛋白,白球比值,前清蛋白,這些都可反映肝臟的合成能力,肝功能受損時白蛋白,前清蛋白均降低,肝硬化時白球比例倒置。
最后還有大家會忽視的膽汁酸等指標,膽汁酸主要肝臟分泌能力。
我們觀察上面梳理可以發現,如果直接整體問我們“肝功能指標的臨床意義”我們可以先敘述大類如酶類、蛋白類等,然后舉出里面一兩個指標,之后再稍微展開即可。膽紅素在黃疸的鑒別診斷中的應用以及“膽酶分離”之類的小點也很容易單獨出現問答題型,這就需要我們加強這些概念的記憶了。